近日,河北電視臺都市頻道《健康河北》欄目報道我院“省級醫養結合優質示范機構”的經驗做法。作為河北省為數不多的入選“國家衛健委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河北省全省醫養結合優質服務單位”和“河北省省級安寧療護試點機構”,新樂市中心醫院在積極探索醫養結合發展之路上,得到了省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支持。目前,新樂市中心醫院醫養中心入住的老人80%以上是重度失能的老人,另外20%是中度失能的老人。近年來,新樂市中心醫院不斷探索如何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實現“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新模式。
如何讓醫養結合成為醫院的特色?新樂市中心醫院院領導多方考察參觀,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績。
首先他們不僅為這些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精心照料,另外還抽調醫院心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骨科和康復科等科室的醫護人員,組成專業的團隊,為老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心理、精神支持等服務,實現了“小病不離床、大病不離院”這樣一個醫養融合的目標,真正體現了“讓老人有尊嚴、幫子女盡孝心、為社會解難題”。
新樂市中心醫院“眾馨緣醫養中心”是我市首家由公立二級醫院舉辦的醫養結合(養老、托老)和“安寧療護”服務機構,著力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為疾病終末期或老年患者臨終期提供安寧照護服務。中心依托醫院的醫療資源,堅持“讓老人有尊嚴,幫子女盡孝心,為社會解難題”的服務宗旨,以專業的技術、專注的態度、專心的服務,真正做到“小病不離床,大病不離院”,使養老和住院無縫銜接,實現了“醫養結合、醫養一體、醫中有養、養中有醫”的服務模式,是老年人頤養天年的最佳場所。
2020年8月,被國家衛健委確定為“首批老齡健康醫養結合遠程協同服務試點機構”,這是我市醫養機構首次被列為國家級試點單位,且河北省只有6家機構入選;
2020年10月被河北省民政廳授予“二星級養老機構”稱號;
同月,被新樂市醫保局確定為“新樂市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
2021年被石家莊市衛健委、石家莊市民政局確定為市級醫養結合示范機構。
2021年10月15日,中國互聯網+老齡健康醫養結合大會在山東齊河召開,我院院長孫會欣受會議主辦方邀請,作為河北省醫養結合機構代表,在醫養結合經驗交流與展示環節發言,對我院醫養結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介紹。
2021年11月被河北省衛健委確定為省級安寧療護試點機構。
2021年12月被河北省衛健委、河北省民政廳授予“2021年度全省醫養結合優質服務單位”。

1. 護理員24小時陪護,如進行定時翻身、叩背、每天進行全身擦洗、便后清洗,做好老人的個人衛生、喂飯、洗澡、康復鍛煉等,讓老人更舒適。2. 護士24小時值班,觀察巡視,老人出現健康問題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治療和搶救,定時測血壓、血糖、體溫等基礎護理,讓老人更安全。3. 醫生24小時值班,常規查房,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中醫康復治療、用藥指導、搶救治療,減輕老入病痛,讓老人更有尊嚴。4、康復師、心理咨詢師、志愿者定期為老人提供服務。

1. 醫養中心設有單、雙人等多種房型,配套接待室、餐廳、老人活動室、棋牌室、閱讀室等豐富的功能空間。2. 在各區布局、室內通道、家具用品上均嚴格遵循適老化無障礙理念,一鍵呼叫系統、電梯安全系統等設施設備也一應俱全。3. 配備床頭康復階梯、康復理療儀、彩超、心電圖、心電監護儀、吸氧及負壓吸引裝置等設備。
、





2. 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如:腦出血后遺癥、腦梗塞后遺癥、重度帕金森、重度老年癡呆癥、晚期腫瘤、骨折等長期臥床的或長期需要護理的人群。3. 慢性病人群。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功能心衰、腎衰、糖尿病等需要長期反復住院的老人。4. 昏迷人群。如:植物人、腦出血術后復蘇需要康復復治療的患者。



“以人為本”服務理念,讓“人”更有尊嚴
醫養中心要實現“醫養”的有效融合,需要整合多方資源。不僅要為入住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還要提供醫療、護理、康復、心理精神支持等服務?!袄先?、護理員、醫務人員、志愿者”等“人”的問題是關鍵問題。
首先是老人,要有溫度,有保障。在百姓心目中,醫院是看病的場所,很難有人會把醫院和養老院聯系在一起,而且即使在對外宣傳時,也有很多人難以想象出“醫院中的養老院”到底是什么樣子。硬件環境的適老化改造、文化環境的渲染、房間的人性化裝飾.....所有的設計改造都以老人的需求為中心。很快,在醫院這個肅靜莊重多于溫馨的地方,開辟出一個整潔舒適,如家般溫暖的港灣。同時做出了一個新的嘗試,開業實行免費試住活動,讓更多中重度失能老人和家屬切身體會醫養中心的環境和服務,并了解醫養結合的優勢。同時注重對生命晚期的老人和家屬關注,開展安寧療護服務,對老人的身心悉心關懷,對家屬進行哀傷輔導,讓臨終老人有尊嚴的劃上完美的句號,以達到生死兩相安,兩無憾。
其次是醫務人員,要績效,有措施??诒麄鞯膫鞑ニ俣仁秋w速的,很快,老人入住率達到80%,但同時凸顯出醫務人員、護理員和輔助人員的問題。醫養中心重在實現“醫養結合、醫養一體、醫中有養、養中有醫”,要實現這一目標,醫院需抽調腫瘤科、腦血管病、心內科等高年資醫務人員到醫養中心,每天查房、巡視,做好生命體征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并配備康復師、中醫師、心理咨詢師和營養師等人員,對老人進行中醫養生及康復指導、心理疏導、用藥指導,為老人提供身心全方位服務。但由于中心的醫療服務內容單一,且服務性收入少,醫務人員的績效待遇遠不如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多,大多醫務人員不愿選擇到醫養中心上崗。院領導班子迅速調整績效分配方案,實行輪崗制,鼓勵醫務人員到醫養中心值班。解決醫養中心“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難”等問題。
第三是護理人員,有希望,有約束。養老護理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頻繁、年齡偏大等,是讓很多養老機構管理者頭痛的問題。為改變這一現狀,醫院對所有護理員在上崗前進行專業理論和技能培訓,除了做好生活照料,還要熟練醫療護理的內容。并簽訂勞務協議,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加強日常督導等,穩定護理員隊伍,提升整體素質。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得到了老人和家屬的認可,一位老人家屬為表達感激之情,特地送來三面錦旗,實現了護理服務質量。
第四是志愿者,有組織,有活動。要想讓醫養中心的工作有聲有色,離不開志愿者隊伍。醫院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每周到醫養中心提供環境衛生、生活照料、休閑娛樂、文化教育、心理咨詢、醫療康復、器械維修、技能培訓等服務。為吸納更多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醫養中心實行“志愿服務時長積分激勵機制”,鼓勵本院職工和社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隊伍,并根據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時長進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志愿者予以回饋。并制定志愿者管理規定,讓志愿者定期到醫養中心參加服務活動。




